2025数博会聚焦电碳算协同发展

当前,数字革命与能源革命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爆发式增长催生了对算力的海量需求,背后的节能减碳诉求也正推动着全新的产业变革。有关研究认为,2024年至2030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年均增速将达20%左右,远超全社会用电量增速。

在日前举行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与会人士就如何推进电碳算协同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5数博会举办“电算筑基·可信互联:构筑电算协同与能源数据要素流通新范式”交流活动,交流深入推进电碳算协调发展。本报记者吴秉泽 摄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余英表示,当前电力供应已成为算力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算力的规模直接关系到数据加工处理的效率与能力,如何在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背景下构筑电算协同与能源数据要素流通新范式,是需要社会共同探讨和实践的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认为,AI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需构建数、算、网、能协同的新型基础设施,通过确定性网络、光电融合等技术,实现算力与绿电高效联动,破解时空错配难题,将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注入绿色动能。

2025数博会期间,南方电网公司展示了其研发的电碳算协同运营系统。该系统以电力基础设施为基石,智能化推动算力资源经济、绿色流动。

据介绍,电碳算协同运营系统具备三重核心能力:一是实时监测,可同步追踪算力任务的电力消耗、算力输出与碳排放数据,实现全流程可视化管理;二是动态调度,依托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出清电价信号,驱动算力任务向低电价区域转移,有效降低运营成本10%以上,同时借助绿电超发信号,实现算力任务分钟级转移聚合,大幅提升绿电使用比例;三是全网协同,将南方电网算力资源接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与“东数西算”枢纽实现算力互济,形成“模型+策略+平台+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整体解决方案。

“电碳算协同运营的核心,在于打破电力、算力与碳排放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三者的精准匹配与高效调度。”据南方电网电算科技数字工程(广东)有限公司技术总工程师钱琳介绍,南方电网公司通过确定性网络技术接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在此基础上,研发电碳算协同运营系统,为用户提供“算力淘宝”式服务:用户只需上传算力任务需求,系统将自动基于当前的电价、绿电情况,匹配符合价格预期、低碳标准以及性能要求的最佳智算路径。

目前,电碳算协同运营系统已在实际应用中收获初步成效。今年7月,南方电网公司将一名苏州用户提交的yolov5目标检测训练任务迁移至位于贵州贵安新区的南方能源大数据中心实施,在108小时的训练过程中,不仅节约了10%算力综合成本,还消纳了113.4千瓦时绿色电力。

“电算协同的重要基础是算力本身的柔性调度能力。”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混合云副总裁、解决方案部部长胡玉海表示,实现算力灵活调度,需重点解决应用协同、数据协同、模型协同三大协同问题。

南方电网数字化部副总经理禤亮认为,未来,算力资源的使用有望像水、电一样便捷、统一、可量化。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建立如电力计量一般精准高效的算力度量体系。 

相关产品

评论